美国海淘包裹到国内EMS如何追踪及快递术语

  • A+
所属分类:生活消费
摘要

在 USPS 官网查询的话,直接从 Processed Through Facility 就跳到 Delivered。有些单号在 183.com.cn 查询不到,我也不太清楚原因,大家可以用 17track 或别的追踪网站再查一下。

不是所有的包裹都有 Tracking

首先,要知道你自己用的是什么渠道。USPS 的平价小盒子和 First-Class Mail International 是两个著名的三无产品:无保险、无 tracking、无时效,我从来不用。如果你用这两个渠道寄了包裹,USPS 不保证什么时候到,你不知道包裹到了哪里,丢了 USPS 也不陪,你就听天由命吧…… 偶尔也会有员工误扫码、突然冒出一段 tracking 信息的情况,但是不作数的,下一个员工可能就不扫了。

其次,如果包裹还没出美国,直接用 USPS 官网的 tracking 就行了。以 CY027921025US 为例,Google 搜索就可以看到 tracking。当然,如果你熟悉 USPS 网站的话可以直接去他们网站。这个包裹的 tracking 信息很少,大部分包裹的 tracking 信息会更细致,比如这个包裹,tracking history 里有很多信息。

包裹进入中国后的查询网站

USPS 的包裹到了国内是由中国邮政投递,常见的查询系统如下。

以上查询系统有些有验证码、有些没有。我拿咱读者邮寄包裹的数据之一,单号CY040715385US183.com.cn追踪,得到如下信息:

美国海淘包裹到国内EMS如何追踪及快递术语

一级一级分发投递信息都很详细。而在 USPS 官网查询的话,直接从 Processed Through Facility 就跳到 Delivered。有些单号在 183.com.cn 查询不到,我也不太清楚原因,大家可以用 17track 或别的追踪网站再查一下。

包裹投递过程中术语解释

进口总包

国外邮政部门收寄出口包裹时,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地国,装在邮递袋子里封好,同时提供此袋内所有小包裹的清单。这个邮递袋子,称为总包。在国外叫做出口总包,进国内后,称为进口总包。

进口总包直封开拆

总包进国内之前是由国外邮政部门封好的(在美国就是由USPS负责封好),称为直封。进口总包到达一类进境清关口岸(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)后,需要打开大包裹并拆分为单个小包裹,称为进口开拆。

进口总包互封开拆

进口总包根据收件地址分拣后,分配到同个城市的包裹要再封上,称为互封。互封开拆就是指进口总包继续走投递程序,经由邮政人员拆开,分拣。包裹从一线大城市一步一步分拣到目的地小城市,可能会看到好几次互封开拆,这其实都是包裹的分拣过程。不管是封还是拆,指的都是总包,而不是你的个人小包裹。

XX互换局进口开拆

进口总包到达当地互换局后会出现更仔细的分拣,海关抽查也在这一步。当地互换局进口开拆指的也是把进口总包拆开分拣,不是说拆你的小包裹。互换局不是海关,但海关在互换局设驻邮办进行监管。海关及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这时会打开总包的袋子,根据清单核对里边的小包裹数量和内容,根据需要,可能会过X光机检查是否相符。进口总包最大重量只能装30kg,在这堆总重30kg的包裹群中,你的包裹越大就越显眼,也就越容易被挑出来过X光机检查其中物品是否与申报的相符。

注:进口总包30kg的限制是由EMS规定的,不同的国家限重不同,中国(包括港澳台地区)限重是30kg。

如果你的包裹在当地互换局停留的时间很长,那就表示很有可能被海关抽到了,要做好被税准备。

送交海关

大家最怕的字眼,其实送交海关并不表示一定被税。送交海关只是表示海关抽检到这个快递包裹,邮局对需要缴税的快递再进行分拣,通知网站统一显示为“送交海关”,实际这个包裹是否要交税,要看包裹内物品的实际情况,有些包裹是不需要交税的。如果需要交税,海关会以通知单/短信方式联系收件人办理清关手续。

有时候大家会看到自己的包裹被送交海关好几次,以为海关对自己查了又查。送交海关这一状态实际上由三个部门负责:安检、检验检疫、海关。如果你不幸被超过一个部门抽到,那就会显示多次“送交海关”。

进口总包互封封发

当你看到这一步,就表示海关放行了。放行后的小包裹,再次封装成为总包,发往目的地投递站点,然后就是当地邮政的派送。

所以,包裹在国内段的追踪,要知道有没有被抽中交税,一是看在当地交换局停留的时间是否过长(一般海关清关时间为三个工作日),二是看有没有被送交海关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