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决策中如何应对“样本偏差陷阱”

  • A+
摘要

明知道表扬比批评有用,为什么我们还忍不住批评别人?为什么飞机的机身被击中,却应该保护机翼?

尽管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都一再向人们证实:表扬是比批评更加有效的激励手段。但实际生活中,不管是企业管理、家庭教育、政府管理,批评比表扬都要多的多。更严重的是,表扬是假表扬,批评是真批评,尤其恶劣的是,先表扬你几句,是为了接下来要批评你。

表扬人真的那么难吗?真的很难,因为我们都很容易掉入一个“样本偏差陷阱”。

绝大部分家长会在孩子考100分时候对孩子进行表扬,而孩子考80分时批评。但问题来了,孩子考100分和80分都不是他平时水平,下次考试他更大的几率是考90分左右。

于是乎,我们形成了这样的个人经验:孩子考80分,我们批评,下次考90分,进步了;孩子考100分,我们表扬,下次考90分,退步了。“批评使之进步,表扬使之退步”,所以我们干脆不表扬了,光批评。

实际上,当他考80分或100分时,他下次更大的几率都是考90分,跟你的表扬还是批评是没甚鸟关系的。

同样在管理中,领导者也喜欢对表现好于日常的员工进行表扬,对差于日常表现的进行批评。其结果跟管孩子一样,批评过后,表现变“好”了,表扬过后,表现反而“退步”了。

人们总是习惯于对极端状况进行激励,而不是日常状况。这就导致了“样本偏差”,从而形成了错误的个人经验。

无论多么伟大光荣正确的理论,在个人经验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(想了解个人经验的力量,请参见《让产品值得拥有的三种办法》)。所以,大家会纷纷掉入“样本偏差陷阱”。

最后的结果是,领导喜欢批评,家长喜欢批评,老师喜欢批评,好朋友之间也喜欢批评。对于“表扬”和“批评”的“样本偏差陷阱”,我们可以这样跳出。

  1. 相信科学而不是有偏差的个人经验,要坚定的相信表扬是比批评更有效的激励手段,我们的个人经验是因为“样本偏差陷阱”。

  2. 采用激励措施要贯穿在日常行为中,而不是出现极端状况时候,也就是说在他“90分”的时候也要采用激励。

  3. 表扬和批评都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结果,好的行为即使没有导致好的结果也要表扬,坏的行为即使有好的结果也要批评。

  4. 批评要慎用,要“言之在先”,双方形成“契约”,“勿谓言之不预”。

再看另外一个著名的“样本偏差陷阱”,叫做“幸存者偏差”,它的来源典故是这样的。

二战时期,美英联军对德国进行轰炸,由于德军防空力量强大,美英空军损失惨重。国防部找来飞机专家,研究飞机受损情况,以图改进。专家们发现,所有执行任务归来的飞机,机腹都弹痕累累,而机翼却完好无缺。于是,他们推断,机腹更容易受到炮火攻击,应该改进对机腹的保护。

然而,国防部一个统计学专家却认为,机翼完好无损,证明被击中机翼的飞机都坠落了,因此应该加强机翼的保护,而不是机腹。国防部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。事实证明,他是对的。美英飞机的被击落率大大降低,大量战机因为机翼的加强防护而幸免于难。

从众多飞机机腹的弹痕就得出应该加强机腹保护的结论,统计学上称这类情况叫做“幸存者偏差”,是我们今天讲的“样本偏差陷阱”的一种。

企业在做决策时候,喜欢征求四面八方的意见:经销商的、供应商的、咨询机构的、营销的、研发的、行业内的等等。

经常会有特定人员从单一角度,集中反映意见,一旦决策者失察,就会造成偏差。

市场业绩惨淡,经销商都反映,价格空间小,受某竞品冲击大,冲流货严重。事实也可能是,终端建设不力,推广大打折扣。

产品概念测试,结果可能跟实际状况判若云泥;可能是因为内部测试的行业人员出现集体偏差,也可能测试中被擅长沟通的人夺得了话语权。

新品上市失败,销售人员一致向公司反映,公司销售政策不良,市场支持不给力;但也可能是产品定位不清晰,或者产品卖点不能有效传达至市场,更可能是销售人员压根就没把渠道铺开。

企业老板接到无数信息声称见到了自己的广告;事实上,可能广告投放量还远不能引起市场反响,给老板信息的人都是“熟人”,本身的关注度就高。

角度要是出了问题,再大的样本量都会“跑偏”。全面选择和分析信息样本,走出“样本偏差陷阱”,用消费行为模式和改变消费行为来思考问题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