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认识——认知——认同,这就是人与人熟悉的过程,也是消费者接触并熟悉一个品牌的过程。
先记住品牌名、logo;其次是品牌知识,你是干吗的,跟同类产品有什么不一样。最后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连接,让你产生“这是我的品牌”的感觉。
本文目录
如何打造品牌?
其实就是依据消费者“认识——认知——认同”的过程进行打造。先让消费者认识你,再让消费者认知你了解你,最后让消费者认同你。
与此三阶段相对应的,就是品牌的三大系统:符号系统、利益系统、意义系统
一.符号系统


大脑讨厌复杂的信息,大脑只能理解简单的信息。我们选择用简单的信息去记忆这个复杂的世界。
为了方便消费者更好记住你的品牌,品牌需要打造一套简单易识别的符号系统。这是品牌的基础。
符号系统主要包括品牌名称、logo、颜色、图案、包装、吉祥物、产品设计等。
要设计好的品牌符号,关键是简化品牌信息并放大核心特征。
在比萨品类,必胜客是领导品牌,乐凯撒要抢占榴莲比萨创造者的心智认知,通过榴莲比萨建立区隔。虽然它的菜单上还有很多其他产品,但榴莲就是它的核心特征。于是乐凯撒修正了自己的logo设计。











先做减法,整理产品信息并进行简化,找出关键特征和信息本质。然后乘法,将核心特征成倍放大。再后加法,为客观信息特征加上丰富的主观信息感知。最后除法,摒弃其他杂乱信息,围绕核心符号进行演绎和展示。
二.利益系统
1、跟我有什么关系?
2、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?
问题1,是解决用户需求问题,要明确告诉消费者,产品提供何种利益,满足消费者的什么需求。
问题2,是解决竞争问题,创造差异化。
比如加多宝的利益系统,就包含两层:
其一,为什么要喝凉茶,因为怕上火啊,尤其是吃火锅吃烧烤时要喝。
其二,凉茶为什么要喝加多宝,因为跟王老吉比起来,我加多宝是最畅销的凉茶(最畅销的,就是最好的,要不然怎么大家都选?)
利益系统,包含的其实就是USP和定位两大理论。一是购买理由,一是差异化标签。
为什么核桃乳默默无闻,无人问津呢?就是因为没有回答上面的问题1,跟我有什么关系?为什么我不喝牛奶果汁矿泉水,椰汁凉茶冰红茶,而要喝核桃乳呢?
河北养元给的消费理由是健脑益智,喝核桃乳可以健脑益智。根据吃哪补哪、以形补形的传统智慧,核桃一直都有补脑的传统认知。那么谁最需要补脑呢?当然是学生啊。
(固然男女老少都可以喝核桃乳,但是做营销一定要找到对这一功能利益最敏感的人群)
学生群体庞大稳定,对消费的带动能力强。于是河北养元瞄准学生群体,在广告中充分表现学生们“努力学习、紧张考试”的典型场景。产品被命名为六个核桃,直观让消费者感受到核桃的存在,与健脑建立强关联。当然,六个核桃里并没有6个核桃,用六据说主要是因为“六”比较吉利,而且有说法表示中医建议每天吃6个核桃能补脑。


三.意义系统
品牌的意义系统,代表品牌与消费者形成一个具有共通价值信仰和心理模式的共同体。包含身份认同,审美认同,情感和精神认同。
消费者用购物来表达理想——“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”
小米手机,一开始的核心消费利益是便宜、性价比高,但它塑造出来的用户形象是手机发烧友,为发烧而生。于是为品牌的壮大铺平了道路。
再看锤子手机,它塑造的用户身份是有独特品味、不随波逐流的文艺青年。但文青就是一群没什么钱,还喜欢挑三拣四的人,所以锤子的道路总是走得那么艰辛。
反观人家8848,瞄准土豪阶层,心甘情愿掏钱,又不瞎BB,这钱赚得就滋润多了。
几大豪华汽车品牌的身份认同,现在都得到了大数据确认。奥迪是红顶商人,奔驰是富豪阶层,宝马是年轻新贵。而凯迪拉克……他们大概会状告高德地图吧。



这就是审美认同。追求所有人满意的平庸时代,已经过去了。
功能价值就是前面讲的利益系统,情感和精神价值就是这里讲的意义系统。
但我之所以用品牌的意义系统这个词,而没有使用价值系统,就是希望大家意识到我在这里谈的是——
要站在用户角度出发,看品牌在消费者生活中具备什么意义、扮演什么角色;而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,看品牌向消费者传递什么价值。
只有一个品牌赢得用户的认同(身份上、审美上、情感和精神上),那么这个品牌才可能有死忠粉。
如果品牌只提供物理层面的价值,而缺乏心理层面的认同。那么这个品牌或许有数目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忠诚消费者,但它不会有忠实粉丝。
而我们现在很多传统品牌,面临的现状就是有用户,无粉丝。消费者还在重复购买它的原因无非是出于惯性和渠道垄断。这就给了新兴品牌去颠覆它的机会。
情感与精神认同的案例不胜枚举,我个人认同的品牌就有苹果- think different、耐克- Just do it、尊尼获加- keep walking、Keep-自律给我自由、DIESEL- Be stupid、可口可乐-open happiness。



这个系统打造的过程,这个认知深化的过程,就是品牌。